偶然看到一个问题,是有位家长的提问——“有个自闭症倾向的孩子心态真的是崩溃了,该怎么办?”
 

这种问题,搁在以前我是不愿意回答的。

为什么呢?因为劝人、安慰人不是我的强项。

而且我也能理解部分家长,只是想抒发一下压抑的情绪,抱抱团,取取暖。
 

这有什么错呢?情绪总是需要一个出口。

我看这倒是一件极好的事,总不能开个上帝视角,冷冰冰的要求人人都是“正能量”吧。

这世界上,正确的废话是那么多,靠说教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

教人坚强,教人勇敢是一件多么难的事。

除非自己身体力行,书写一个榜样。

如果讲道理有用的话,人间早就是天堂了。

只有靠实实在在的力量,这样才能鼓舞人心。
 

安慰人不是我的强项,而且我也没有心力去安慰任何人。

除了自闭症外,世上竟还有如此多的,稀奇古怪的、难以治愈的疾病。

多少人在角落里承受着痛苦,多少人也在寻医问药,也是东奔西走,心力交瘁。
 

你说是小概率吧,但切切实实发生在我们身上,那就必须得面对。

在这样的戏剧化的故事里,家长们就是主角。

生活,就不是一帆风顺,就是苦难多于快乐。

所以,只能enjoy it。
 

家长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,财务状况首当其冲。
 

据我所知,在很多城市,机构无论大小,收费一般是较贵的。

根据地区不同,机构能力不同,干预路线不同,定价差异很大。
 

小城市,会便宜一些,有50一节的。

一二线城市,费用一般在150-200,300-500梯队。1000+的也有。

一节课的时间有30分钟、40分钟或者一个小时。

这么短的时间,这个费用,不得不说还是很贵的!
 

城市越大、费用越高的机构,水平就高?

很多大城市的机构,虽然名声在外,费用高昂,但其水平,真的一般,甚至差劲。

尽管水平不怎样,但是想上课还得排队呢,我听说有的竟然要几年之久。

想做韭菜而不得,可怜天下父母心!
 

有的家长,负担不起高昂的费用,甚至借钱干预。

也有夫妻俩要维持家庭收入不能辞职,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在干预的。

甚至有夫妻因为经济压力太大,选择逃避现实,而离婚的。
 

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。

经济压力固然很大,但是可以变通,量力而行。

我建议采取家庭干预为主,机构干预为辅的模式。

家长多学习理论实操,自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,以机构为辅助,才是最优解。
 

家长可以向外界寻求经济帮助,比如残联的定点补贴和生活补助。

不可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财务危机。

经济条件不够,我就自己雇佣自己!

不要吝惜自己的头脑,多学习多思考,让自己成长。

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,完全指望机构能给孩子带好都是不可能的。
 

因为家长接触的机构多了,时间长了,也就明白了。

好的机构很少,优秀的老师也少。

很多家长在机构一年花了几十万,效果并不好。

更别提有些固执坚持错误路线的机构了,不仅没让孩子进步,反而给孩子带来更多问题。

他们不仅不承认自己的路线错误,还反过来PUA家长。
 

我并不是一味反对机构,因为有少数机构还是很好的,也确实有不错的老师。

要找什么样的机构,主要看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外界帮助。

换句话说,不要纠结应不应该去找专业机构。

比如孩子有构音的问题需要解决,刚好机构有这个课程,而且效果还不错。难道我还要纠结吗?

自己不会做,当然要去寻求帮助了。掏钱就好了嘛。

而且,世界运行是动态的,怎么能一棍子干翻一船人呢?
 

如何寻找靠谱的机构?

有些家长会有整理好的汇总建议,但是别人推荐的不一定客观,不一定就适合你。

需要家长们自行鉴别。

所以要家长自己去试课,依据孩子的反馈去决定了。
 

很多家长背井离乡,去外地寻找机构,因为老家没有好的资源。

一路的奔波试课,走南闯北,身心俱疲。

更有家长心急被骗、被坑。

好不容易确定下来,准备上课,又发现想排到好的老师,还得等待。
 

以上描述只是家长众生相中的一个片段。
 

另外,我还想谈谈有爱以及包容的家庭环境的重要性。
 

有爱的家庭关系,乐观的生活态度,充满爱和包容的家庭环境是无比重要的。

家为什么叫做温柔的港湾,这点不用我多说吧。

但是很多人不会经营家庭,不会处理和家人的关系。这个家支离破碎,风雨飘摇。

清官难断家务事,我作为一个外人不便多说。

但是,对我们的孩子来讲,真的非常需要一个爱和包容的家庭环境。
 

许多家庭里,大多由一个成人全职干预孩子,这个照顾者通常是妈妈。

妈妈承担了难以想象的繁重工作。

他们要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,要身体力行和孩子教学互动。

要带孩子进行真实生活场景的教学,把一天中的生活场景,步骤拆解带着孩子去做。

还要保持平和和乐观的心态,不能被坏情绪带着走,还得安抚孩子的不良情绪。

还得到处寻求帮助,还得辛苦的学习。
 

一个和睦的家庭关系,能让你把心思集中在干预孩子一件事上。

否则,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就足以占用相当大的精力体力。

如果没有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理解,没有得到关心帮助,也没有得到休息,妈妈很容易崩溃。

尤其是同为家长的孩子爸爸,一定要多关心妈妈的身心健康。

因为妈妈更容易患上严重的抑郁症、焦虑症。
 

当然,也有家庭是以爸爸或者爷爷奶奶为主,干预孩子。

无论干预者是什么角色,身为家人,都应该对他们少些指责,尽最大能力支持,多些关心和鼓励。

严于律己,宽以待人。
 

所以我一再强调,和谐的家庭氛围,家庭成员间的支持理解,有一个充满爱和包容的家庭环境是多么重要。

干预孩子不是短期的过程,是一个长期持久的、非常辛苦的过程,最终量变引起质变。

所以每隔几天必须要休息,最终在孩子的正向反馈中得到慰藉。
 

否则,你的身心状态不好,这些负能量极容易迁移到孩子身上。

那么孩子就会离正确的发展道路越来越远。

孩子是很敏锐的,他们能感受到你的负面情绪,也会不动声色的累积,或许延迟,但最终都会反馈给你。
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
 

家长如果能真正爱和包容孩子,孩子给你的反馈绝对超出想象——扭转乾坤也不过如此。

当家长领悟到了以后,就会发现自己也有很多缺点,自己也需要不断被孩子救赎。
 

另外,如果家长身心出现了状况,一定要找专业人士寻求帮助。

开头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吧。

"真的勇士,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,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。"

前行在干预路上的家长们,就是勇士,视死如归,向死而生。

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返”。

谁也不知道前路究竟如何,也许竹篮打水一场空,也许进步喜人,也许脱帽。

但是,谁又能给个确定答案呢。

 
 

我翻阅过不少资料,看过不少孩子。

很多资料和书籍中提到的自闭症患者康复率是不高的,具体数据就不提了,因为记不住。

实际生活中,我观察到能脱帽的孩子也是少数。

但是,康复率低,脱帽孩子少,会不会也有一些是错误方法导致的结果?

 
 

当然,以目前的数据来看,严重受损的孩子,即便是华佗再世,也不可能脱帽的(如果有请给我留言,我很好奇怎么做到的)。

但是家长得排除是不是误诊,有的医生仅凭不到一个小时的评估,就给个重度诊断的结果。孩子也可能是到了一个新环境感到害怕,还没进入最好状态呢,这样的情况也是有的。

有些机构,家长的干预思路,方向是否适合孩子,能力水平的高低,也会影响孩子康复速度和结果。

长时间的劳累,高昂的费用也会让家长身体精力经济跟不上,部分家长也会严重焦虑抑郁。

没有得到帮助支持,家庭矛盾多,对孩子康复结果也有很大影响。

林林总总,真相究竟如何,我们仍不得而知,只能窥得一角。
 
 

但是我坚持认为,轻度,中度的孩子很有希望康复的。

为了避免被有些杠精认为过度乐观,也避免被人理解为割韭菜的镰刀,所以我强调,是我自己坚持认为,是我自己的观点,我没有强迫你认同。

合并其他严重生理精神缺陷的不在我说的范围,一码归一码,我谈的就是自闭症。

 
 

新家长也不必过于悲观,积极的心态,才能给孩子提供极佳的家庭环境。

少数脱帽不代表没有,无论是什么程度的自闭症,脱帽背后都是逆天的付出。

很多家长群里的喜报总会隔段时间出现,他们会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,孩子进步了,孩子脱帽了。

对待这样的喜报,不能武断认为人孩子只是发育迟缓,或者误诊。心态平和一些吧。

确实有孩子康复结果不错的,大名鼎鼎的甄岳来,就不用我说了。

 
 

也不能认为这些脱帽的是虚构的,不是吗?

另外家长的期望也不能太高,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,新的期望总是建立在现有成果上的。

孩子长大后能独立生活就已经很不错了,否则父母挂了怎么办。能正常工作,与人交流,能结婚,能简单适应社会就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。学习成绩什么的就看造化了。甚至更乐观一些,父母老了还有人尽孝,给你生个大胖小子,让你享受普通人拥有的天伦之乐...总之看造化了。

 
 

不要随便放弃,放弃就真的没有希望了。

如果真的放弃,也要多挣些钱,为孩子以后做打算。

但是我绝对不劝你坚持干预,我害怕被人当作吸血的镰刀,因为有的家长确实已经是倾家荡产,被折磨的绝望了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。

祝好。